端午節傳統「香包」傳有避邪防臭頭症妙用

端午節應節「香包」開始上市,環保製作,安全清香,造型琳瑯滿目,獲孩童所喜愛。(記者陳榮昌攝)

記者陳榮昌/台中報導

鄭成功插劍求泉、屈原投江、許仙與白蛇之人妖戀等,每至端午節仍在民間盛傳,三年多來,因疫情影響,市面應節端午節「香包」樣式比往昔少,香包大致以泡棉、絨布所縫製,安全又清香,卡通造型人物、十二生肖,通通出籠,甚受小朋友的喜愛。

端午節除有屈原投江故事之外,另有兩大流傳主題,其一是三百年前鄭成功率部將圍剿鐵砧山上的原住民,因中計受困鐵砧山山間久戰無功,糧草斷絕,鄭成功手擲寶劍往地上一插,從插劍斷冒出泉水之奇蹟,流出泉水處,後人稱為「國聖井」再號名為劍井,致節日當天民眾湧進該山汲泉水做為去邪求福。另民間流傳許仙遇白蛇至死不渝的人神至高戀情,令後人所樂道。兩種流傳,前者透出忠貞愛國、後者顯出對愛忠貞,情操,令天、人齊感動,受民間懷念,是端午節最美的神話。

自古民間流傳,女兒出嫁後的前三年,到了端午佳節返回娘家時,會送香包給家人及鄰近小孩,以示聞香去邪,再者避免子女感染臭頭症,雖然迄今已到了科技巔峰時刻,但民眾仍熱衷隨俗及禮俗,送香包特別有增加親情及友誼之效益。

老輩人士說,早期的香包,是阿嬤、母親一針一線,用布料又縫又折又壓,內中包著金狗毛及香草,打造成中國結、荷包等形狀讓子女過端午節,如今的造型是動物、卡通及人物之造型,色彩比較鮮艷,香味較濃。也因科技進步,國人重視環保及重視孩童的安全,購買香包玩物的製作材料非常小心,從塑膠品,蛻變為絨布或泡綿,樣式型態變化萬千,卡通人物、十二生肖,小叮噹、A拉多夢或海綿寶寶等,造型琳瑯滿目,小朋友拿到玩玩個不停,因香包是環保製作,不怕小孩放入嘴裡,賣況還不錯。

 

即時

南大附小戶外教育探索文蛤 黑砂高身價令人咋舌

記者施春瑛/台南報導 南大附小彩虹斑...

梧棲盛事57藝文季活動啟動 精彩活動邀請全民同歡...

記者陳金龍/台中報導 台中市梧棲區公...

闖紅燈遭三重警逮 一查竟是被通緝的詐團取簿手 鷹眼...

  記者黃秋儒/新北報導 一...

外籍動物救援人士石門山坡受困 警消立即前往救援

記者黃秋儒/新北報導 金山警分局於昨(4)日...

近期新聞